成长心理

稀缺效应与蔡加尼克效应的例子与启示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人际关系   来源:成长心理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假设现在你的面前有两件款式和质量都一样的衣服,一件价格比较便宜,另一件价格较高。如果让你在这两件衣服中做选择,你会不会觉得价格更高的那件衣服会更好呢?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稀缺效应——人们总是会对那些相

假设现在你的稀缺效应效面前有两件款式和质量都一样的衣服,一件价格比较便宜,蔡加另一件价格较高。尼克如果让你在这两件衣服中做选择,启示你会不会觉得价格更高的稀缺效应效那件衣服会更好呢?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稀缺效应——人们总是会对那些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抱有很高的期望,并且不惜为此付出努力。蔡加

一般来说,尼克人们总是启示会忽略那些一般的或者有替代品的商品或者服务,重视那些稀缺的稀缺效应效或者与众不同的商品或者服务。人们普遍认为稀缺的蔡加东西价值更高。

为什么稀缺效应在现代社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呢?一是尼克“稀缺”容易引发消费者的焦虑感,人们为了缓解焦虑更容易做出购买的启示行为;二是“稀缺”容易引起消费者“损失厌恶”的心理,生怕错失了稀缺的稀缺效应效商品或服务。

在销售领域,蔡加如果一种商品在价格或者数量方面受到限制,尼克并加上“限量版”“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”等名词,那么这种商品往往能够勾起人们的购买欲。“物以稀为贵”,得不到的东西,人们才觉得它是最好的。

在爱情里面,也有同样的道理——得不到的,永远是最好的;得到了,便不懂得珍惜。所以,最佳的恋爱关系并不是有求必应,而是适度地吊胃口,偶尔让对方感到“心痒痒”。这种“八分饱”的爱情才更能长久。

生活中,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:看书看到一半时,很难停下来,哪怕已经过了睡觉时间,仍想继续看下去。人类总是倾向于喜欢把事情做完,这是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。不信你可以拿笔画一个圆圈,在最后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,这时候停下来再看它一眼,心里是不是有一种很想把它画完的冲动呢?人类总是对于没有做完的事情印象深刻,总是会遗忘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。这种怪诞的现象被称作蔡加尼克效应。

20 世纪20年代,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曾经做过一项有关记忆的实验:

她要求实验者做22件简单的事情——比如,画一幅简单的水彩画、写一首现代诗、将不同的积木分类等。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大致相同。

不过,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只要做一半就必须停下来,剩下的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;可以做完与不可以做完的事情是随机排列的。

实验结束之后,在实验者事先不知情的前提下,让他们回忆自己做了22件什么事情。结果实验者能够回忆起来的、没有做完的事情占68%,而已经完成的事情只占32%。可见,没有做完的事情更容易被人们记住。这种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。

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蔡加尼克效应。比如,我们通常会对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法释怀,对得不到的人念念不忘,可谓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”。

初恋是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喜欢的人,但因为种种原因,很多人未能与自己的初恋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。不要以为这种“未曾圆满”的情感很快会被人们遗忘,其实很多人会一直将其珍藏在内心深处,而这种初恋现象就能用蔡加尼克效应来解释。

可见,无论是稀缺效应还是蔡加尼克效应,都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相处之道,那就是适度“吊胃口”,能够让感情更加亲密,让对方更加珍惜自己。当然,这并不是感情上的“套路”,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所必须做的。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上海叶季   沪ICP备2023032852号-57 sitemap